金谷新聞

給地溝油找個好去處

發表時間:2017-07-18

【上一頁】   【下一頁】


 河北金谷成功探索出一條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途徑——

給地溝油找個好去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雷漢發

  給地溝油找個好去處

    河北金谷認爲,地溝油隻是一種物質,自身不具備道德屬性,隻是人們對它的利用方式出了問題。解決地溝油問題需要疏堵結合。一方面,嚴查嚴堵工作不能放松;另一方面,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地溝油資源化利用的研究,将其開發成有價值的工業用品。這樣不僅更符合資源節約利用的發展方向,還能減小其回流餐桌的防範壓力。

    6月份的冀南大地熱浪滾滾。正午時分,街上行人稀少,地上隻有驕陽照過樹葉間留下的斑駁影子。但河北省辛集市的一個偌大的院子裏依舊人來人往,許多大型運輸車正在這裏等待裝卸貨物。

    這裏就是國内地溝油再生利用行業龍頭老大——河北金谷油脂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基地。該企業采購經理趙偉賽告訴記者,金谷給地溝油找到了一條資源化利用途徑,來自全國10多個省區市的地溝油“流入”金谷,經過加熱、提純、脫色和深度化學反應轉化成生物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金谷正在進一步擴大産能,目前已建成一條年處理能力近15萬噸、能轉化出13.5萬噸高品質生物柴油和無毒無害增塑劑等新型産品的生産線。”公司董事長趙彙川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公司主打産品生物柴油不僅在國内旺銷,而且已經通過歐盟質量認證,批量出口至德國、西班牙、英國、瑞士等我國和地區。

    “千日防賊”怎麽行

    “實際上,地溝油隻是一種物質,自身是不具備道德屬性的,隻是人們對它的利用方式出了問題,才被貼上了違反道德标準的标簽。”趙彙川說。

    統計顯示,中國每年的地溝油“産量”超300萬噸,其中不少回流到食品和飼料行業,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爲此,相關部門紛紛出台嚴厲措施,堅決杜絕這種現象發生。

    趙彙川坦言,如果不能有效斬斷地溝油回流餐桌的利益鏈條,問題就很難解決。“老話說,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解決地溝油問題需要疏堵結合。一方面,嚴查嚴堵工作不能放松;另一方面,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地溝油資源化利用的研究,将其開發成有價值的工業用品。這樣不僅更符合資源節約利用的發展方向,還能給地溝油找個好去處,從而減小其回流餐桌的防範壓力。”

    基于這樣的認識,趙彙川和他的夥伴于2005年成立了河北金谷油脂科技有限公司。他們與清華大學、四川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江南大學展開合作,當年便投資2000多萬元開建以地溝油爲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生産項目;2008年又投資2400多萬元新建年産3萬噸環氧脂肪酸甲酯的生産車間;2010年投資3000多萬元籌建年産3萬噸的廢潤滑油再生項目;2016年投資5000萬元上馬15萬噸生物柴油擴能項目。通過這一系列舉措,目前金谷“消化”地溝油的能力大幅提升,相關産成品日生産能力達500噸。


    算算“堤内堤外”兩筆賬

    河北金谷副總經理趙敏仲告訴記者,從企業創立至今12年的時間裏,金谷曾多次面臨停工停産的困境,但都挺過來了。

    趙敏仲介紹說,較大的一次危機發生在2006年。當時,金谷正開足馬力擴大産能,突然遭遇生物柴油原料和成品價格的倒挂。“剛生産生物柴油時,原材料(油皂角、酸化油、地溝油)大約爲1700元/噸,企業每生産一噸産成品有1000多元的利潤。但随着生物柴油産業在全國的興起,原材料價格一下暴漲到5000多元/噸,企業每生産一噸生物柴油就要虧損1500元至1800元。那段時間裏,國内很多生物柴油廠家紛紛倒閉了。”

    在這樣的困難面前,金谷人沒有退卻。他們想到的是長蔓結瓜,一主多副的發展思路。換句話說,就是要千方百計從産品創新和内部挖潛中找效益,做到堤内損失堤外補。

    在尋找方向的過程中,金谷發現生物柴油生産線有生産化工産品的基礎條件,将其改造升級後能夠直接産出其他化工産品。于是,金谷對生産設備和生産工藝大膽改造、嫁接,終于闖出了一條用地溝油生産環氧脂肪酸甲酯的新路。

    環氧脂肪酸甲酯是一種新型增塑劑,具有環保、無毒、抗老化、透明、熱穩定性優良等特點。該産品95%使用地溝油作爲原料,通過深加工具備資源化、無害化的特性。而且,每噸環氧脂肪酸甲酯售價在8400元至8900元左右,這意味着每生産一噸該産品,企業可獲利200元至300元。

    類似的創新案例在金谷還有很多。随着脂肪酸甲酯、環氧大豆油、三氯甲苯、苯甲酰氯等系列産品被開發出來,金谷的産品矩陣不斷豐富,公司也被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選聘爲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單位,被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選聘爲副理事長單位,并獲得廢礦物油再生示範基地稱号。

    讓循環鏈條“轉”起來

    面對已經取得的成績,金谷沒有止步。如今,他們又在進一步謀劃循環經濟新項目。

    不久前,金谷投資1億元的新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每年可處理廢機油6萬噸,并生産出标準的基礎油;另一個投資6000萬元,以餐廚垃圾、生活垃圾和農業稭稈爲原料生産工業沼氣和農業有機肥料的項目也已完成立項,進入施工準備階段。

    趙彙川告訴記者,這兩個新建項目都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就前者來說,中國機械使用量巨大,每年交通運輸和工業機械兩個行業産生的廢機油多達500萬噸。由于難以處理,很多地方隻能選擇将其直接傾倒或作爲燃料燃燒,這樣做不僅浪費資源,同時也造成了污染。“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專利技術将收集到的廢舊機油加工成爲高等基礎油和高級潤滑油,解決工礦企業及車輛維護部門的難題。”

    另一個項目的生産原料則更廣泛,因爲隻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餐廚垃圾、生活垃圾,隻要有農業生産的地方就會有農作物稭稈。“我們将其就近就地沼氣化利用,既能爲企業生産提供清潔燃料,又能爲農業生産提供無污染的有機肥料,可謂一舉兩得。”趙彙川說。

    趙彙川坦言,目前金谷的發展雖然順利,但也需要政策支持。比如,對地溝油的處理,盡管《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已經頒布多年,但目前全國地溝油的回收比例不足60%,有合理利用途徑的不足40%。爲了企業生存,也爲了綠水青山,趙彙川建議有關部門能夠進一步細化落實《意見》要求,嚴厲打擊非法生産銷售地溝油行爲,鏟除地溝油制售黑色體系,對地溝油處理企業實行資質準入制度。

【上一頁】   【下一頁】

京ICP證000000号
版權所有 © 河北金谷有限公司
地址:中國河北省辛集市天宮營工業區